圖為:蔡甸區許方平家中通自來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李衛中攝﹚
6月1日中午,武漢市蔡甸區侏儒山街百寶村8組村民許方平家中自來水管“咕咕”響起:“來水了!”這次來水與往常“偶爾來一下”不同,自來水一直沒停。
許方平說,各家都接到通知,以后村里自來水將與城里一樣,24小時不間斷。
百寶村位于武漢最西部,與漢川接壤。這兒也是蔡甸西部海拔最高的地方,百寶村通水,就意味著蔡甸西部一直不能正常供水的5個街道鄉鎮10萬人正式告別吃水難。
來水了!
數十公里沿線村民奔走相告
6月1日下午3時,蔡甸永安街東岳村東岳小區居民李會芳聽著水龍頭“嘩嘩”水聲,開心地對記者說:“能像城里人一樣用水,是我們期盼已久的事。”
李會芳說,好多年了,每天最大的煩惱就是用水不便。記者在李會芳家里看到,洗衣機、熱水器等家用電器一應俱全,但這些電器以往根本用不上。
“以前,每天只有兩個時段會來水,水量也很小。來水時,家里人必須趕緊用桶蓄水。”李會芳說,村里家家戶戶都在水管上安裝家用水泵,但到了夏季和春節用水高峰,水管里根本沒水,水泵也抽不出來。
遇到缺水的日子,街道的供水服務中心每天開著三輪車挨家挨戶供水。“今年春節下雪沒水吃,供水服務中心送水的師傅開車送水,滑倒摔傷,居民們親眼目睹,難過了好幾天。”
李會芳等村民經常買礦泉水做飯,到地勢地洼的親戚家里蹭水洗澡。
6月1日下午,記者在永安加壓站看到,四臺增壓機組全功率運行,管道壓力表的讀數是0.322。水務局工作人員稱,這相當于蔡甸城關的正常水壓,“水頭”至少有10米以上。
蔡甸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6月1日起,蔡甸中西部的奓山街、永安街、侏儒山街、成功管委會和洪北管委會全部實現24小時供水,10余萬群眾的吃水難題徹底解決了。
吃水難!
蔡甸中西部自來水廠能力不足
水源不足,是蔡甸中西部吃水難的主要原因。
蔡甸區水務局介紹,以前,蔡甸中西部的奓山、永安、侏儒山、成功及洪北地區,主要由長供集團沌口水廠負責供水。該水廠服務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同時,通過薛峰加壓站向蔡甸中西部地區供水,但管道直徑只有500毫米。近年來,農村生活條件改善,家用電器增加,用水量激增。無奈這個片區供水管徑小、人口多,永安等西部片區只能與奓山地區錯峰供水。
去年12月,群眾為吃水難問題多次上訪。武漢市委基層作風巡查第八組得知后,深入街鄉實地調研,召開供水工作協調座談會。督促有關部門制定切實措施,加強供水管網檢查,及時封堵破漏點,根據居民用水時間、用水量等,科學調度,盡量滿足群眾用水需求。
今年1月,解決該區西部片區群眾用水難,成了2018年蔡甸區政府十件實事之首。
蔡甸區水務局負責人回應轄區成功社區居民上訪時承諾,水務部門正著手實施增加供水總量工程,工程預計今年6月中旬完工,徹底解決5個街鄉24小時自來水供水問題。
接訪的武漢市領導表示:“將會回頭看,希望好事辦好。”
經過武漢市、區多部門協作,蔡甸中西部地區實現24小時供水,比預定期限提前了10天。
網絡化!
武漢四區五水廠接入“供水網”
多年用水難一朝解決,蔡甸區水務局介紹了“克難攻堅”做法:小水源、網絡化。
蔡甸區周圍水廠不少,但供水量都不大。蔡甸區水務局很早就謀劃管網化調水方案。
該區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管網布置圖上,供水體系共分三個片區:北部沿漢江是城關到索河一線,沿線有蔡甸城關水廠、位于東西湖區的白鶴嘴水廠和位于漢陽區的琴斷口水廠。中間是奓山、永安、侏儒山、成功及洪北一線,附近有武漢開發區(漢南區)沌口水廠、軍山水廠。南部消泗一片自成體系,由漢南區水洪水廠供水。
其中,中間一線點多面廣,自來水管網只有薛峰加壓站連接的沌口水廠一個水源,供水壓力最大。圍繞中線難點,蔡甸區精確計算水量,進行水源組網。
2016年,實現白鶴嘴水廠與蔡甸城關供水管網聯網。2017年,在北部與中部中線聯通管網上增加大集加壓站,增加中線的供水能力。
2017年8月,蔡甸區水務局和武漢車都集團共同簽署《供用水合作框架協議》,歷時1年半投資9300萬元。今年5月底,建成軍山水廠至常福加壓站13公里主干管建設。軍山水廠負責蔡甸經濟開發區(奓山街)供水,每天5萬噸。
常福加壓站建成后,蔡甸水務局將大集、奓山供水從薛峰轉壓站劃分出來,實施永安加壓站擴建和永安加壓站至南屏垸通航產業園供水管道改造工程,將永安加壓站供水能力提升到3萬噸/日,將沌口水廠的供水全部直供永安等中西片區。
6月1日下午,記者在蔡甸區水務局指揮中心看到,永安、侏儒山、成功及洪北多個站點傳回的同步壓力數據表明,中西部管網水壓平均增加了一公斤,相當于抬高了10米“水頭”,中西部地區居民用水有了保證。記者李衛中通訊員鄔登運孫克亮